語言

學校可就下列兩項關鍵的成功因素,考慮如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語言環境,包括為什麼、做什麼、何地、何時、何人和如何做等問題。

  1. 加強學生學習語言的動機和興趣;以及
  2. 擴闊學生的學習空間(具體的和認知的)。方法包括有效的學與教策略、靈活的課程策劃及時間編排(以方便學生進行全方位學習和聯課活動),以及有效的資源分配。

1. 加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

讓所有學生明白,學好外語有助他們與更多不同的人士溝通學生對學習外語感到興趣,固然對就業和升學有所裨益,但更重要的是,學好外語可以為他們的個人生活增添更多樂趣。

建議:

(取材自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(語常會)於二零零三年發表的語文教育檢討總結報告):

*
學生喜歡某些科目,對那些科目的學習動機自然會較強。在課堂教授外語時,教師應該採用一些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,例如進行更多學習活動、使用多媒體學與教的資源等。
*
配合學生的需要、興趣和能力,制定整體校本語文課程,使語文學習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更息息相關。學校應該更廣泛地使用大眾傳媒,特別是外語的電視和電台節目。
*
學校應提供更多運用外語的機會。推廣自主學習和自學外語的風氣,鼓勵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,並監察及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度。
*
鼓勵家長協助子女學習語文。家長可更積極地幫助子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及廣泛閱讀的興趣。

2. 擴闊學生的學習空間——提供更多學習語言的機會

提升語文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勤練多用。因此,讓學生多接觸外語,為他們提供有目標和有意義的活動,對學習和運用語言十分重要。

建議:

*
採取全校參與模式,鼓勵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師互相合作,協力推動學習和使用外語。
*
引進跨學科增潤課程,讓學生在課堂環境及課堂教學的延伸活動中,有系統地接觸與其他科目有關的外語。為此,教育局早前委託香港科技大學發展一套共有60個教學單元的增潤課程,對象為中中的中二及中三學生。這課程已上載教育局的網站。教師在使用時可加以調適或發展校本教學單元,以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。
*
透過適當和有效的教學策略(例如以課業為本的方法)及學習活動,為學生提供機會體驗和探究英語的口語和書面語。這些學習活動應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,讓他們認識語文的實際功能,從而懂得適當地運用,例如學習如何成為出色的外語學習營領袖、為低年級學生外語自學課業或外語角蒐集有用的學習材料。
*
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閱讀及視聽材料或社區資源,進行課堂或聯課的語言活動,例如在上午安排閱讀時間,推廣從閱讀中學習;利用跨課程學習材料(例如由教育局提供的材料)、雜誌文章、為青少年製作的電台節目、廣告/公告或特選的電視節目,進行更多的語言活動(例如辯論、公開演說或改編戲劇演出)。
*
利用課室、壁報板、牆壁等展示學生作品、語言學習材料、語言學習活動資訊;又或在有蓋操場進行有關活動,推動學生使用外語,例如外語茶室、模擬遊覽或參觀等。
*
設立外語角或外語室,提供各式各樣的輔助材料,例如多媒體學習材料、教育唯讀光碟、故事書、錄音帶、錄影帶等,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和充實的自學語言環境,並提供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延伸活動。
*
讓學生透過不同的材料、設備及其他設施廣泛接觸外語,例如報章雜誌、海報、字典、多媒體語言學習資源等日常生活的英語素材。
*
舉辦以英語進行的聯課和課外活動,例如到博物館參觀以外語介紹的展覽、安排不同行業人士以外語作演講、以外語演出話劇或表演、外語學會、外語日/外語周、外語戲劇比賽及外語營等。
*
利用廣播系統/多媒體投影系統及校內集會進行各式各樣的語言活動,例如安排學生講話及舉行分享會、邀請社會人士演講、進行語言遊戲、問答比賽、講故事、廣播劇、新聞報道及點唱。
*
鼓勵各班級以印刷或電子方式編製刊物,例如通訊、通告、海報、校刊、班級網頁等,推廣外語的運用。
*
利用遊覽,再配合有目標的跟進活動,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學習機會和體驗,例如參觀街市或香港富特色的街道,以便向海外遊客介紹市內景點;參觀超級市場,就議定的課題搜集資料。
*
鼓勵教師與學生以及朋輩之間,在課堂以外多使用英語。並在校內營造多種語言環境。